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智慧教育云平台 | 中原教育周刊考试服务系统 | 河南教育云平台线上平台 |
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美育之花绽放在乡村校园

       本网讯(高爽)“在那古老的村庄,有位冠军侯……”四月的清晨,邓州市张村镇冠军学校的操场上飘荡着乐器的旋律和动听的歌声。六年级学生刘李彬用心地吹奏着歌曲《在那古老的村庄》,晨光透过他手中的葫芦丝,在红砖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支由学校重新填词、师生共同演绎的曲目已成为学校的校歌,正见证着这所乡村学校美育建设的悄然生长。
                                                     从无到有的美育沃土
     “以前我们学校连专职音乐、美术老师都没有,相关课程都是班主任代课。”校长赵培然回忆道。那时的美育,对大多数乡村学校来说,更像是一种“奢侈品”。 
       2022年,赵培然开始担任冠军学校校长,毅然决定对学校进行改造,他开始寻求社会公益力量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终于有了7台空调,多媒体从3台扩充至9台,图书资源从人均2本跃升至30本,,课桌椅、教室灯光也全部进行了更换,增添了冠军书室、电脑室。
       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近年来,市教体局、张村镇中心校积极组织安排体音美骨干教师开展扎实有序的走教活动。冠军学校也因此迎来了专业的美育课教师。
       随后,学校又争取到芭莎公益的“课后一小时”美育教室项目、“致美计划”项目等,配备了专业的美育用具,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美育课程。基础设施的改变、教师的配备使这座曾经陷入困境的学校,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外流的学生和周边七个村庄的孩子纷纷回到了学校就读。
                                                      音乐里的自信成长
     “我刚来的时候,孩子们连‘哆来咪’都唱不准,更别说乐器了。他们一个个低着头,感觉说话都不敢大声。”音乐教师詹胜曼边说边摇头。
        詹胜曼没有气馁,从最简单的节奏游戏开始,用拍手、跺脚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音乐。随后又引入简单的打击乐,让孩子们陶醉于音乐的魅力。“这是三角铁,这是小钹,这个叫板鼓,它们的使用方法都不同。”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讲解,渐渐地教室里开始有了音乐声,有了笑声,后来甚至组建了一支小小的校园乐队。
       为了增强凝聚力,培养学生的自信,赵培然结合当地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冠军侯封地的历史,重新填词歌曲《在那古老的村庄》,再由专业人士谱制成适合学生演奏的曲谱。“这首紧贴实际的歌曲现在成为了学校的校歌,在反复演奏、传唱中,同学们的自信心增加了,出门都是昂首挺胸地说‘我是冠军学校的。’”赵培然说。
                                                      泥巴里的美学启蒙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去参观村民家中的老物件。他们对那些陶罐、瓷器格外感兴趣。”赵培然回忆道,当他告诉孩子们,这些都是用泥做的,大家都很惊讶。
       那一刻,赵培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让孩子们亲手体验陶瓷制作。
       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制作陶瓷的体验,赵培然先自己了解学习,带学生外出寻找陶土,再找齐专业的烧瓷设备,又寻找来专业的瓷器大师——“邓瓷”传承人吕铁给孩子们教学。
       孩子们摔打泥团、捏着泥块的场景,让不少家长嘀咕:“学校咋带着娃娃玩泥巴?”
       赵培然却有自己的坚持,手工制作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耐心和创造力:“以前坐不住的孩子,现在能安静地完成一件作品,这种变化让人惊喜。”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玩得不亦乐乎,他们享受着从泥到陶瓷的奇妙变化。
     “目前,我们的学习重点是制作人物浮雕,我想让每个孩子都将自己的自画像刻在陶砖上,最终形成瓷制笑脸墙。二十年后,当这些孩子再回母校,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笑脸。”赵培然和孩子们在笑脸墙前笑颜如花。
                                                     向美而行的未来期许
         阳春三月,油菜花开。美术教师李海燕带领着学生在油菜花地里写生,一朵朵油菜花、一只只蜜蜂在孩子们笔下成型。
      “以前上美术课总临摹课本上的静物,现在孩子们会主动观察屋檐下的蛛网、田埂上的野花。”李海燕翻开学生的写生本,一幅幅作品栩栩如生。这些作品正在慢慢变为校园文化墙,成了独特的视觉语言。
     “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成不了艺术家,但当他们长大后,能记得泥土的温度、歌曲的韵律、绘画的色彩,这就是美育的意义。”赵培然说。
        不仅如此,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美育实践经验,冠军学校把美育与孩子们的生活相融合,专门开设劳动实践融合课,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知识。
     “我向村委申请了两亩土地,带领师生共同打造了一个‘青青园劳动实践基地’。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种植了小麦、红薯、果树、中药材以及各种瓜果蔬菜。”赵培然说。
      四年级学生高卓抱着刚从劳动实践基地里采摘的生菜,自豪地说:“我们还会举办丰收节和美食节,自己亲手采摘、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   在这片‘美育沃土’上,每一粒种子都有开花的权利,每一粒种子都值得去等待,美育让乡村孩子们的梦想更加多彩。我特别期盼这些孩子能够走出乡村,迈向更广阔的天地。”说起未来,赵培然的眼睛里闪烁着期许的光芒。
 
 
相关阅读
本网讯(高爽)“在那古老的村庄,有位冠军侯……”四月的清晨,邓州市张村镇冠军学校的操场上飘荡着乐器的旋律和动听的歌声。六年级学生刘李彬用心

2025-04-08 09:59:19

本网讯 当课堂延伸至田野,当知识在指尖萌芽!4月6日,清丰县油田十一小学二(1)班学子走进马庄桥镇赵家村,以"蘑菇"为媒,开启了一场科学与自然的深度对话。央视一套《今晚关注

2025-04-07 16:12:45

本网讯 “很荣幸参加这一活动,通过徒步,不仅看到了自己的潜能,更表达了对先烈的敬仰和怀念。”郑州大学大二学生王耀说。 4月4日,清明节,郑州大学400余

2025-04-06 15:28:31

童心向党,党的光辉照我心

2025-04-05 10:54:06

追寻先烈足迹 勇担时代使命 —&mdash

2025-04-04 12:02:41

本网讯(高云飞 于梦珊)2025年3月,山东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河南队开展第七届“梦想导师”系列活动。本活动以“梦想导航计划”为载体,建立研支团队

2025-04-03 11:11:39

  本网讯 3月29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港澳台学子看河南”国情教育系列活动走进陈家沟。 郑州大学“港澳台学子看河南”系列活动,旨在聚焦

2025-04-03 09:51:24

要闻速递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河南教育云平台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基层”, 将以推动河南教育整体发展为己任,团结河南各级教育系统,加强......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河南教育云平台”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电话::0371-56851999

邮箱: hnjyzk01@163.com

  • 官方微信

河南教育云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3222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