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名校长说教育”系列大型专题访谈栏目——郑州高新区育林小学杨瑞霞校长: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理念,让每一个生命葱郁照人。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党的教育事业中,校长队伍建设是极为重要、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命脉”,一名好校长,就是一地好教育、一方好民风、一道好风景。他们不仅是业务精湛的“经师”,更要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师”,他们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中原教育周刊、河南教育云平台面向全省中小学名校长,在大力倡导“双减”,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通过访谈的形式,向社会传递名校长们如何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实践、挺膺社会担当,确保党的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第47期
本期校长:杨瑞霞
杨瑞霞 郑州高新区育林小学校长
杨瑞霞校长:中共党员,郑州高新区育林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教学名师,主持多项课题荣获河南省、郑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执教的优质课荣获河南省、郑州市一等奖。
郑州高新区育林小学是由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创办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精品小学,始建于2016年。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爱育人,管理科学人文、课程多元融通、德育润物无声、环境优雅温馨,教师博爱善教、学生向阳生长,办学特色凸显,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全体教师秉承“潜心化育 秀木成林”的办学理念,坚持孩子的利益第一,不断践行“让每一个生命葱郁照人”的价值观追求,遵循生命成长的节奏,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网球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校、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样本校、河南省第五届中小学体育一校一品网球特色学校、郑州市学校课程建设奖、郑州市文明校园、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道德课堂有效形态、郑州市校本教研实验校、郑州市教学创新先进单位、郑州市德育创新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德育作品创作优秀组织学校等荣誉称号。
识别上图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2024年1月26日,由中原教育周刊、河南教育云平台举办的 “中原名校长说教育”大型专访栏目直播于19:00正式开始。本期走进直播间的嘉宾是郑州高新区育林小学的杨瑞霞校长。杨校长就本校在教育实践中的特色和经验进行精彩分享,获得一致好评。
采访内容:
问题一:郑州高新区育林小学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先后荣获 “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德育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请杨校长谈谈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吧。
杨校长:
我们着重在德育课程、综合性学习实践周、生态评价等方面卓有成效地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生态德育课程,绘就五彩跑道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学校确定了“培养品端身健、善学乐创的向美少年”的育人目标,把育人目标作为学校课程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统领学校的课程建设。以“葱郁照人”的学校价值观为核心,研发了“品端课程、身健课程、善学课程、乐创课程、向美课程”五大系列的生态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生态课程体系涵盖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种德育课程也深度融合在五大系列课程里面,并深度挖掘各学科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各个课程的教学中,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的核心辐射作用,努力顺应孩子们的天性,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尊重孩子们的人格,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关注孩子们的体验和收获,让课程成为育人目标达成的有效载体。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周课程,为高质量成长设计
综合性学习实践周课程是学校在原有的学科教学、学科活动、德育活动的基础上,高度整合的课程。用一周的时间,以每月一事为主题主线,打破学科壁垒,系统规划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实践、展示活动,将立德树人和各科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跨学科知识的情境化综合运用进行高度的整合,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确保孩子们既拥有多彩活动的童年,又拥有腾飞的知识力量。
以三年级九月份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实践周为例,开展了以下课程:
(一)以“读漫画党史,立爱国之志”为主题的语文数学课程(二)以“观红色电影,悟爱国之情” 为主题的电影欣赏课程 (三)以“访八桂建筑,传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研学课程(四)以“绘红色长卷,表爱国之心” 为主题的美术课程(五)以“唱红色经典,赞祖国壮美” 为主题的音乐课程(六)以“科教兴国,创造未来” 为主题的科学课程(七)以“做劳动实践,付诸于行动” 为主题的劳动课程以上课程围绕“爱国”主题,各课程之间相互嵌套,相辅相承,需要调动学生全面的知识与技能,既有学科课程的属性,又相互打通、互相补充,共同承担“爱国”主题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综学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课程模式中,师生建立起了深度链接,亲子间形成了深度互动,同学间产生了深度互助,每一个“综学周”的子课程都为每一个孩子搭建起了不同的成长舞台,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任务中建构起系统的思维能力,提升自主创新力。
三、生态评价多元化,落实“五育”助成长
育林小学生态评价体系是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精神为指南,以 “葱郁照人”为核心,立足培养“培养品端身健、善学乐创的向美少年”,以生态课程的实施作为育人载体,让生态评价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镶嵌在课程和学生校内外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实践操作中,我们用三级生态评价载体——“葱郁能量卡”、“综合素养报告手册”、 “阳光少年养成记”为抓手,借助“晓评助手”的信息化应用,由一级到三级级别逐渐升高,帮助引导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多方面发展,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按照自己的优势逐步成为更好的自己,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全面成长。
以上,是育林小学在德育工作上的特色与创新,德育工作的每一个悄然、平凡的瞬间,都好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校园里的竹子一样向下生根、向上拔节。
问题二:请杨校长分享一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谈一谈咱们学校在家庭教育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
杨校长: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既拥有恪尽职守、眼中有光的老师,又拥有以身作则、永不缺位的家长。家长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肩并肩,共同为孩子护航,孩子才会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家长和学校,始终是教育事业的“最佳合伙人”。
在家校合作中,我们学校主要通过校级层面的新父母大讲堂、年级层面的家长开放日、班级层面的家长沙龙、个人层面的家长每日共读等活动,让家长深度参与学生的成长,不断达到家校共育的新高度,从而提升育人质量。
一、整体架构,新父母学校大讲堂指导家庭教育
为更好地实现家长与学校的同频共振,育林小学以“新父母学校大讲堂”为抓手,形成以校长为组长的讲堂团,讲堂团里的讲师有家庭教育专家、校级干部、教育骨干、优秀教师等,讲堂内容课程化,覆盖全学段,涉及各领域。在时间的安排上,结合综学周课程的汇报,每月开展一个年级的新父母学校大讲堂,根据年级需求,讲堂内容也螺旋上升,囊括学校文化、学涯规划、习惯养成、方法指导、亲子关系等。例如:一年级时,会有“潜心化育 秀木成林”的学校文化的宣讲,通过文化认同让家长高度认可和支持学校工作;二年级时,会有“如何做新时期的好家长”,通过技术层面给家长实操方面的指导;三年级时,会有“如何借东风之力火烧作业难题”,帮助家长巧妙地化解学生作业难题;四年级时,会有“成长之约,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实现家校共同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从而全面调动学习的动力;五年级时,会有“青春的秘密”,帮助家长提前了解掌握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秘诀;六年级时,会有“学涯规划”的亲子同上一堂课,全面调动孩子积极成长的精神引领和人生规划。
二、现场体验,家长开放日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为了能够让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们在校园内的生活,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实施家长开放日活动,诚邀家长走进校园以倾听者、观察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沉浸式体验孩子的学校生活。半天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们会领略孩子们的课堂学习,目睹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听课状态,感受孩子日常的快乐与阳光。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家长也会在家长群分享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不少家长在活动过程中表示:在这所葱郁的校园里,看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对孩子的长期成长充满信心。
当然,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家长开放日活动暂停了一段时间,接下来学校会继续将此活动进行下去,让家长走进来,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与老师携手共育!
三、精准交流,班级家长沙龙破解家庭教育难题
为更精准地了解孩子的全面成长状况,我们借助家长沙龙活动,邀请同一类问题的孩子家长围桌而坐,根据班主任老师的议题,真诚展开研讨。班主任和家长从不同的角度将自己的经验、感悟进行分享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教育智慧,共同寻找最适宜的教育策略。班级家长沙龙为家长搭建家庭教育的交流平台,不仅自己的“带娃困惑”得以解决,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增加了沟通,共同助力孩子茁壮成长。
四、赋能增值,每日共读提升家长教育智慧
学校发起并持续跟踪家委成员每日共读活动,学校为家委推荐优秀教育类书籍,家委每日在群中进行阅读打卡,通过共同参与阅读活动,家委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校、老师的课程设置、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从而为孩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支持。同时,通过阅读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责任感,了解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接下来,每日共读活动将由家委辐射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家长阅读也可以激发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当家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时,孩子更容易模仿并从中获得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寄托了家长们的期望,家校同心,才能共同托举起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问题三:杨校长,您认为该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杨校长: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多向发力,淬炼师能,让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同伴和引领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攀登。学校将教师组建成一个个学习共同体,使其成为学科专业探究活动、课堂改革和作业设计的主阵地,成为我校理想生态课堂改革的“脚手架”,并重点通过三个转型来推进教师专业提升,服务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第一,理念转型。新课标的颁布,将课程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课程由学科立场向学生发展的教育立场转变,但要将理想的课程转化为能够落地的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
学校定期邀请专家结合新课标理念进行专业指导,从课程、教学、作业等多个维度,带来老师全方位的成长挑战,让教师更加深刻理解学科本质,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依托专家培训,教研组借助每月一次的“读写社”共读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修订的背景、思路和主要变化,推进教师转变方向;备课组长采用“圆桌共读”的方式,通过绘制、展示研读内容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导图,组织教师重点学习各学段目标与学段教学相关的内容,明确目标,找准定位;教师主要通过自学打卡和同伴交流,实现学习和思维的碰撞。
这样,围绕一个理念,多主体进行协同,强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其共同破解改革中的难题,做好“超前一公里”的思考和“最后一公里”的应用落地,支撑学校教育高质量的发展。
第二,教学转型。学校开展以备课组-学科组-学校集体等多种学习共同体下的生态教研样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通过大单元教学建设来推动有效教学的落实,在合作式学习中形成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深度对话,充分挖掘知识的伟大魅力,让知识和生活深刻关联和共鸣,同时借助学习单进行课堂改革,形成自由、开放、共享的理想课堂样态。
“层阶式生态教研”,即备课组每天小教研、学科组每周周教研以及学校每个月集体大教研的三级教研形式。日常课堂,我们始终坚持“一课三研三备”,确保课堂中每“一环”扎扎实实。
层阶式生态教研系统层层推进。日教研稳扎稳打,以研导课,促进生态课堂落地;周教研课堂展示,以评促教,推动生态课堂发展;月教研提升智慧,以智促生,激发生态课堂活力。生态教研的成果包括预学单、共学单和延学单。呈现出来的预学、导学、共学、展学、延学为课堂主要流程,建立“学评同构,教学一体”深度教研运作机制,打造指向核心素养的“自由、开放、共享”的理想课堂样态。
第三,作业转型。学校以层阶式生态教研为底蕴,以探究性生态作业项目为载体,指向“学评同构,教学一体”的教研运作机制,打造指向核心素养的理想生态课堂样态。教师在作业研究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框架,如作业设计流程、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属性表、作业质量评价表、作业质量完成情况数据分析表等思维支架性工具,表征了作业设计的思考视角、思考过程、思考方法,将理念、思路、要求、标准巧妙地整合于作业设计过程中,引导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内化优秀作业设计的方法、路径,将理念与实践进行深度的整合,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精准提升,培养其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打通教研与课堂、教师专业提升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壁垒。
问题四:请杨校长分享一下咱们郑州高新区育林小学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吧,以及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打造新课标下的课堂新样态?
杨校长:
学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及相关课程政策进行深刻领会、精准把握、忠实执行的基础上,育林小学站在学生终身成长的角度,着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育人目标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统领学校的课程建设,围绕“让每一个生命葱郁照人”的教育哲学,从国家、地方、校本三个层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研发了“品端课程、身健课程、善学课程、乐创课程、向美课程”五大系列的生态课程体系,以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推动课堂的活力呈现,激发学生从认识、探究、共鸣到知行合一的创造,同时将德育课程深度融合在生态课程体系中,让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五彩跑道。学校的生态课程于2023年荣获郑州市课程建设奖,其中,《二十四节气主题融合课程》《网球大满贯》获得郑州市校本课程设计一等奖,《走进版画》获得二等奖。
生态课程的不断优化、重构,也带来了学校文化、教师行为、学生成长的变化。学生全面发展,学科素养得到优化,潜能得以发展,思维得到提升,个性得以张扬。近几年来,学生获得综合性学习、体育、合唱、美术等多个竞赛奖项,学业质量在近两年的区域质量检测中均位于高新区第一梯队,呈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为高质量落实生态课程,学校以课堂的“生态”发展为支撑点,聚焦学生高阶思维,致力于构建“自由、开放、共享”的课堂文化形态,并通过教研探索、课堂实施、作业建设进行一体化整体推进,贯穿生态课程整个体系,并在实施中形成了生态课堂样态的三部曲:第一步,精准预习,有效反馈,以问题驱动学习探究;第二步,合作探究,反馈矫正,以共学促进思维发展;第三步:习得方法,学以致用,以延学完善前置任务。这样的生态课堂样态也被郑州市教育局认定为道德课堂的有效形态。
学校“生态课程”的构建,与生态课堂、生态评价、层阶式生态教研、探究性作业体系等,有机关联、共生共长,共同形成指向育人目标的学校“生态文化圈”,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内生力量。
2024-01-27 11:38:28
2024-01-24 16:37:16
2024-01-23 10:30:47
2024-01-20 18:05:03
2024-01-20 17:27:31
2024-01-18 15:27:58
2024-01-18 15:19:35
要闻速递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热门标签